社矫人的平凡故事
<县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 胡羽>
法治的本质是治理人的言行,德治的本质是治理人心,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进程中,社区矫正工作一直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。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身着藏蓝制服,头顶司法徽章,执法如铁、倾心付出,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社矫人的责任与担当,他们就是县司法局的社区矫正工作者。今天我同各位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。
时间拉回到2021年,社区矫正对象胡某因交通肇事罪被宣告缓刑。曾因车祸落下残疾的他不仅无法如常人一般生活、工作,还需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治疗,本就贫困的家庭又因胡某交通肇事欠下了巨额债务,老家的纠纷又迟迟没能解决。面对独自承担养家重任的妻子,胡某一度陷入绝望。监管责任人章所长走访发现胡某的异常后,与其促膝长谈,安抚他的焦躁情绪,并与胡某的妻子进行深入沟通,帮助缓解家庭关系。了解到尚未了结的邻里纠纷是胡某情绪低落的症结所在后,章所长立即与胡某老家的司法所长取得联系,共同商讨拟定调解方案后,开启了长达三个月的联合调解之旅。终于,在两位所长的共同努力下,胡某与邻居握手言和,看着一直为自己奔波的章所长,胡某连说了三声“谢谢”。临近春节,为有效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走出困境,绩溪县司法局组织开展了结对互助活动。在拟定人选时,章所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胡某。在那个腊月寒冬,帮扶小组为胡某的女儿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沉甸甸的帮扶金,重新唤起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!
这几年来,新冠疫情肆虐全球,各地市场经济均受到了不同的冲击。社区矫正对象邵某是一名企业老板,其管理的公司因受疫情影响,经营效益每况愈下,想到厂里百来号员工的营生,邵某决定向司法所提出外出申请,想外出拓展业务。而此时疫情形势依旧严峻,外出审批政策缩紧,一边是上级的硬性规定,一边是邵某焦急地请求,司法所长陷入了两难,于是向社矫局汇报了邵某的情况。分管吴局长对此事高度重视,认为邵某作为企业负责人,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,因生产经营需要提出的外出申请应当予以批准,这不仅符合优化法治营商环境,促进地方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,也有利于激活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意识。在征得市社区矫正支队的同意后,不仅批准了邵某的请假申请,同时简化了审批程序。此次外出,让邵某顺利签订销售合同,成功化解了企业?;?。
去年十一月份,我根据上级部署,联合县人社局举办了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活动,开设了电工、烹饪等多项培训,活动成功举办,不少学员都有可喜的收获,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某。
王某在接受社区矫正前一直在浙江省务工、生活,案发后,他的妻子向他提出了离婚。只身一人回到老家接受社区矫正的他,因无就业技能,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。面对入不敷出的生活现状,王某一时间乱了分寸、失了方向。王某的情况让司法所的小章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,为帮助王某调整心态,小章决定对其采取外松内紧的监管策略,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心理负担,同时推送各种招聘信息帮助他寻找就业机会。
十月份职业技能培训活动进入筹备阶段,小章便帮王某报名了烹饪培训。培训期间王某每天都早早的到达学校,不管是课堂讲解还是实际操作,都能看到王某全神贯注的身影。成功不会辜负努力,付出终有回报,王某顺利的通过考核并拿到了结业证书。拿到证书的王某明显多了一份自信,不久后便找到了合适的工作,他说:自己不仅仅是学到了一门就业技能,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来自司法行政部门的关爱和支持。
在我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以来,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,社区矫正工作者用心用情帮矫的故事更是说不完道不尽。虽说谈不上伟大,却也是发光发热,是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生动实践。法治兴则民族兴,法治强则国家强。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,在平凡岗位上演绎平凡的故事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!时代呼唤着我们,人民期待着我们,唯有矢志不渝、笃行不怠,方能不负时代、不负人民!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